哈爾濱工程質量檢測公司介紹建築結構中常用的幾種加固方法有哪些
一、粘貼纖維複合材加固法
定義(yi) :一種將高強度碳纖維織物或預成型板材通過改性環氧樹脂粘貼於(yu) 被加固構件表麵的一種新型加固方法。
工藝特點:
輕質高強,一般無需搭接,能適應曲麵形狀混凝土的粘貼要求,耐腐蝕、耐潮濕、施工便捷;缺點是使用環境的溫度有限製,且需作專(zhuan) 門的防護處理,若防護不當,易遭受火災和人為(wei) 破壞。
適用範圍:
1、本方法適用於(yu) 鋼筋混凝土受彎、軸心受壓、大偏心受壓及受拉構件的加固;
2、不適用於(yu) 素混凝土構件,包括縱向受力鋼筋配筋率低於(yu) 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2002規定的最小配筋率的構件加固。
二、粘鋼加固
定義(yi) :粘鋼加固是在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表麵用特製的建築結構膠粘貼鋼板,以提高結構構件承載能力的一種加固方法。
工藝特點:
施工簡便、快捷、基本不增加被加固構件斷麵尺寸和重量。結構膠固化時間短,完全固化後即可以正常受力工作。
適用範圍:
1、適用於(yu) 承受靜力作用的一般受彎及受拉構件。
2、使用環境溫度不超過5~60℃,相對濕度不大於(yu) 70%及無化學腐蝕的使用條件為(wei) 限,否則應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3、當構件混凝上強度等級低於(yu) C15 時,不宜采用本法加固。
三、預應力加固法
定義(yi) :預應力加固法是采用外加預應力鋼拉杆或型鋼撐杆對結構構件或整體(ti) 進行加固的方法,特點是通過預應力手段強迫後加部分一拉杆或撐杆受力,改變原結構內(nei) 力分布並降低原結構應力水平,致使一般加固結構中所特有的應力應變滯後現象得以完全消除。
工藝特點:
1、加固工作可在不卸載、不停產(chan) 、不中斷行車的情況下進行,施工操作簡便而又靈活;
2、與(yu) 加大構件截麵法相比不需大量加固零配件及其連接固定工作,省工省料;
3、通常增設預應力拉杆進行加固,因此,提高被加固結構的超靜定次數,從(cong) 而提高結構整體(ti) 安全性,並且因為(wei) 不破壞原結構,隻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強化,因此安全可靠;
4、可充分利用高強鋼材,不增加結構的截麵尺寸和自重;
5、擴大結構彈性受力幅度。
適用範圍:預應力加固法具有加固、卸荷、改變結構內(nei) 力的三重效果,適用於(yu) 大跨結構加固,以及采用一般方法無法加固或加固效果很不理想的較高應力應變狀態下的大型結構加固。
房屋結構構件分類:
1、圈梁
概念:圈梁是在房屋的簷口、窗頂、樓層、吊車梁頂或基礎頂麵標高處,沿砌體(ti) 牆水平方向設置封閉狀的按構造配筋的混凝土梁式構件。在房屋的基礎上部的連續的鋼筋混凝土梁叫基礎圈梁,也叫地圈梁;而在牆體(ti) 上部,緊挨樓板的鋼筋混凝土梁叫上圈梁。
2、構造柱
概念:在砌體(ti) 房屋牆體(ti) 的規定部位,按構造配筋,並按先砌牆後澆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順序製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稱為(wei) 混凝土構造柱,簡稱構造柱。
3、連梁
概念:指在剪力牆結構和框架-剪力牆結構中,連接牆肢與(yu) 牆肢,連梁是指兩(liang) 端與(yu) 剪力牆在平麵內(nei) 相連的梁。連梁一般具有跨度小、截麵大,與(yu) 連梁相連的牆體(ti) 剛度又很大等特點。
4、托梁
概念:托梁,也可叫做蓋板,它主要存在在單層工業(ye) 廠房結構中,譬如講,正常柱間距是6m,某2個(ge) 開間因為(wei) 工藝設備布置的需要,必須去掉一個(ge) 柱子,那就要通過托梁承受、分散屋麵梁(屋架)傳(chuan) 來的荷載。
5、框架梁、柱
概念:框架梁是指兩(liang) 端與(yu) 框架柱相連的梁,或者兩(liang) 端與(yu) 剪力牆相連但跨高比不小於(yu) 5的梁(按照位置可以分為(wei) 屋麵框架梁、樓層框架梁、地下框架梁)。框架柱在框架結構中承受梁和板傳(chuan) 來的荷載,並將荷載傳(chuan) 給基礎,是主要的豎向支撐結構。
6、剪力牆
概念:剪力牆又稱抗風牆、抗震牆或結構牆。房屋或構築物中主要承受風荷載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重力)的牆體(ti) ,防止結構剪切(受剪)破壞。桐城市鋼結構夾層檢測鑒定